科技新知


《觀點》Toyota強調~輕油電≠真油電!Mild-Hybrid退散、Full Hybrid請進、專業名詞解釋  

▲新世代RAV4將以油電動力當作主力,當然不是指輕油電!而是Full Hybrid與PHEV

這是森七七或是氣噗噗的表現與態度嗎?有一點!豐田集團開始宣示其科技主權與油電本位~控告12V或是45V等級的低電壓Mild-Hybrid並非真正的Hybrid油電混合動力,意思就是微油電、輕油電通通都是假油電或是偽油電,請認名高電壓的Full Hybrid或是PHEV才是真正的油電混合動力「本尊」,不要被廠商的行銷術語給蒙蔽。

就像不用動刀的「微整形」並非真正的整形手術,不會大幅改變原本的容貌與形態,胖還是胖、醜還是醜,東施不會因此變成西施、但有可能變成女鬼或僵屍!換句話說Mild-Hybrid並不會大幅改變引擎的油耗、震動、噪音、加速表現,充其量就是優化以及「心靈馬力」的提升,對於耗油、重拖、沒力仍無法根治。說穿了,輕油電主要用途,乃是為了通過環保法規,消費者其實很難實際感受到輕油電的存在與效益,但不可否認價格方面還是稍稍有感,尤其是換電池的時候!省下的油錢可能通通被吃進去...意謂除了多花錢之外,其他方面幾乎無感,到頭來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簡單說,僅僅使用Mild-Hybrid的車款,請不要再強調「Hybrid」或是「油電動力」等字眼,這點個人相當認同,否則會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以下將容易混淆的關鍵字列舉出來好好解釋一番

‧ Mild-Hybrid 輕油電動力系統:最高電壓在50V以下,因為50V以下屬於低電壓範圍,維修人員不需要高壓電證照或是專業認證資格即可進行維護與保養動作,此外並具有結構簡單與成本低廉等優勢,但是對於油耗與動力輸出的優化反應,大概只有5%至10%的效益,最多達到15%就很難再提升上去,很標準的「點到為止」優化設計,請勿抱持過多的期待。這也意謂輕油電系統如果故障,您可能也沒有什麼感覺,但修車的時候就很有感,而且是有感而發...發什麼?發飆啦!

為何Toyota集團突然開始攻擊輕油電動力?當然就是不希望劣幣驅逐良幣...

‧ Full Hybrid全油電動力系統:其實Full Hybrid動力本來就叫做Hybrid而已,被「尊」稱為Full Hybrid純粹是為了與Mild-Hybrid做區隔而已,此外也有人稱之為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但其實並不那麼貼切,因為Hybrid有串聯、併聯、混聯等多種型態,並非時時都是靠馬達驅動輪胎,引擎扭力輸出佔比往往也很高。

但可以確定的是,Full Hybrid電能系統所使用的電壓通常都在200V以上,技師要有高壓電證照並經過專業訓練,才能進行維修與維護動作,其結構相對複雜、重量明顯增加、成本也比燃油動力高出許多,但節能效益可達到50%以上,加速反應也會有明顯改變,可帶來「脫胎換骨」的全新感受,因此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銷售量明顯提升,像是近期的Honda HR-V e:HEV油電動力銷售佔比高達80%以上。是的,有了Full Hybrid之後,大家都不想買HR-V 1.5純燃油動力了,節能當然是個重點、但加速快又安靜更爽更實際!

‧ PHEV外部插電式油電動力: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電壓通常在200V以上,但是和Full Hybrid比較起來,PHEV的電池模組與馬達功率可要大得多、重量更沈重、售價當然更高,但電池充電方式可以靠引擎發電、也可以藉由外部充電槍直接充電,也就是和一般純電動車的充電方式一樣,差別僅在於該PHEV車款有沒有DC直流快速充電功能(不是每一輛PHEV都有快充系統)。

換句話說PHEV可以加油也可以充電,屬於二棲作戰型態,但Full Hybrid就只能加油、不能外部充電。PHEV電池模組通常可以提供50~100km的純電行駛範圍,僅供市區使用,少數可以達到150km,但終究不能和純電動車的300~1000km範圍相比,PHEV的電池容量相對小,通常只有純電動車的1/5~1/3的大小而已,長距離行駛還是得靠燃油動力,但油電總續航力可以輕鬆突破1000km,並且可以達到市區行駛零碳排的目的,但先決條件還是要有充電動作,如果只加油而不充電,PHEV的環保效益就變得很不明顯。

因此PHEV不普及的原因,其實和純電動車一樣,那就是不容易克服充電問題,更何況電池容量較小的PHEV,其充電頻率將更加頻繁,更需要在自家停車場裝設壁掛充電系統,方能達到最佳都會行駛環保效益,因此在推廣上並不會比純電動車來得容易。這意謂多數消費者會選擇純粹加油就好的Full Hybrid,或是直接升級純電動車,卡在中間的PHEV不上不下、顯得有點尷尬。然而PHEV的節能與低碳排效益比Full Hybrid更強,能幫助車廠順利通過各種環保法規限制,反觀Full Hybrid並無法通過日益嚴苛的CAFE車廠總碳排放量管制門檻。儘管PHEV目前銷售量不高,但車廠還是會很用力地推動這樣的節能車款,否則未來很容易被罰款、且金額並不低!

‧ BEV純電動車:Buttery Electric Vehicle,沒有內燃機、只能充電不能加油、純粹靠電池電力驅動的純電動力車款。電壓從400V到800V、900V、1000V都有,電壓越高、馬力可能越強、續航力可能越強、DC直流快速充電功率可能越高,但這都是「可能」發生而已,仍要看實際設計與科技應用來決定。但BEV會是未來?這很難說,因為純綠能發電、永續能源發展目前仍是夢想而非實際,而且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所以BEV目前仍非脫碳、永續的最佳或唯一路徑,還有其他方向可以努力。加上充電設施、里程焦慮、快充功率、價格與壽命等限制,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普及速度比預期更慢。

▲台灣曾導入BMW i3增程動力車款,車尾增添小型摩托車引擎當發電機,可額外增加約百公里續航力,可惜不能享有純電動車貨物稅減免優惠,所以銷售量極低

‧ REEV增程電動車:Range Extender Electric Vehicle,許多人誤將串聯式Full Hybrid油電動力或是PHEV錯認為REEV增程動力電動車,真的是大錯特錯!基本上串聯、併聯、混聯式Hybrid動力系統以及PHEV,都是以燃油車技術平台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節能車款,引擎運作時機可說是「隨時待命」,即便是可充電的PHEV並開啟純電模式,一旦車速太快、加速太急、坡度太陡,或是遇到超車狀態,引擎就會瞬間啟動介入動力輸出。是的,Hybrid的定義就是無法強迫引擎關閉,並長時間使用電能驅動,不行就是不行,因為Hybrid仍是以引擎為動力基礎,電能只是「輔助」無法成為全部。

簡單說,Hybrid乃是燃油車款的「延伸」,但REEV增程電動車卻是純電動車的「增生」!增加什麼?答案就是增加一台小型低功率發電機和一個小小的油箱,僅能替純電動車提供約百公里的延伸續航力,而且要在電動車電池容量低於20%甚至10%才會啟動,駕駛者無法提前強迫此發電機運作,畢竟其目的只是為了在電池能量耗盡前,可以順利到達充電站補充能量而已,並非讓駕駛者進行常態發電使用。

如何簡單分辨串聯式Hybrid動力與增程動力?很簡單,將引擎拿掉後仍能正常運作者就是REEV增程電動車,去掉引擎整台車就掛點動彈不得者就是串聯式Hybrid。此外,增程電動車的電池模組很大,和一般純電動車一樣大,所以其價格很高;至於串聯式Hybrid的價位相對便宜,但電池模組非常小,甚至不具備純電動行駛模式,即便有此功能,通常也只能行駛幾公里「濫竽充數」而已,根本無法當純電動車使用。至此,誰說二者是一樣的東西?

然而REEV相當相當稀少,普及率很低很低,而且增程電動車研發目的,乃是為了降低里程焦慮而生,對應續航力不足、電池科技研發緩慢、充電站基礎建設遲緩等問題,然而站在多個香爐多個魂的疑慮,電動車一旦增添內燃機當發電機,管它是大是小,在驗車上就會被當成Hybrid看待,可能因此喪失純電動車的各種補助與優惠,而且還增添保養引擎的麻煩,即便很少使用,但是一如大樓建築物的燃油發電機一樣(停電時啟動確保電梯能正常運作),還是要定期保養與啟動確保功能正常,總之額外多個發電機就是會增添麻煩,所以消費者的接受度並不高。

因此聰明的車廠想出一個妙招,那就是新車出廠時仍是一輛純電動車,但是當您有高里程需求時,可以額外加裝「增程模組」,租借或買斷皆可。這個可隨時安裝與拆卸的發電機與備用油箱(就是所謂的增程模組),可以提供額外數百公里的行駛里程,避免長途旅行、荒野探勘、緊急救災時發生里程焦慮的尷尬情形,聽起來很棒!但也要原車設計支援增程模組才能使用。當然,此設計目前很不普及,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接受這樣的應變、緩衝、增生計畫,比如說在露營的時候可能會用到。

最後,既然Toyota這麼「賭爛」Mild-Hybrid輕油電動力,那麼豐田集團到底有沒有輕油電動力呢?您可能覺得沒有,那是因為在台灣還真的沒有,但是在歐洲, Land Cruiser Hybrid 48V 和 Hilux Hybrid 48V這兩款 SUV 和皮卡確實就是輕油電動力,確實就是為了通過歐洲嚴苛的環保法規門檻而做的優化設計,顯然不是常態、純粹是應付與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