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用於車載監視器的RGB-IR影像感測器「IMX775」左方為裸晶片產品、右方為封裝產品其實這不是很新的消息,只因「駕駛者面部酒駕偵測功能」的問世(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40841.html),車內影像偵測系統顯得越來越重要,相信之後還會有駕駛者「毒駕」偵測系統等先進軟體與技術,但前提是每一輛車都要有座艙監視器才行,而且體積要小、辨識度要高、還要具有夜晚監視功能,於是不得不介紹SONY的最科技。別以為SONY和Honda聯手搞不定電動車就無法對車界作出貢獻,畢竟其影像技術還是非常犀利!2025年10月初,SONY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宣布其最新科技與進展,那就是CMOS影像感測器「IMX775」即將商業化,用於車載監視攝影機,預計2026年第一季開始出貨,這是目前業界體積最小的RGB-IR可見光+紅外線感測器。

▲使用 IMX775 的圖像分析範例,左方為IMX775拍攝的影像,右方為傳統產品拍攝的影像這款 RGB-IR 影像感測器,單一像素尺寸為 2.1μm ,也就是 0.0021mm這麼小,製作成車載監視器感光晶片後,具有約 500 萬有效像素,而且可以在單一晶片上捕捉 RGB 可見光和 IR 紅外線影像。因為該產品具有約500萬有效像素的高解析度,所以能夠對應廣角鏡頭拍攝座艙內部,包括駕駛員和乘客。它在單晶片上實現了可見光(RGB)和940nm近紅外線(NIR)波段的高品質影像擷取,並提供業界領先的近紅外線靈敏度和RGB高動態範圍,意謂影像不容易發生曝光過度「慘白」「無臉男」難以辨識的問題。此外,近紅外線波段的高量子效率 (QE) 有助於即使在低光源環境下,也能在白天或夜晚,精準識別駕駛員的視線和乘客的狀態。隨著汽車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長,相關法規正朝著加強對駕駛員狀態的了解方向發展,藉此預防車禍事故、保障駕駛安全,並檢查駕駛員的體態、姿勢和安全帶佩戴情況,從而確保乘客安全。該產品採用捲簾快門和全域快門相結合的曝光方式,實現了業界最高的 110dB RGB 攝影動態範圍。此外,透過影像處理技術,利用新開發的訊號處理演算法,去除 RGB 像素中的近紅外線成分,進而提供優異的色彩還原效果。
▲左方為紅外線分量去除演算法停用時的影像,右方為紅外線分量去除演算法「啟用」時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