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台灣車壇出現許多大事,如Mitsubishi XForce 1.5與Ford Territory等國產休旅車準備上市,但仍有許多討論空間,之後再細談。再者,因和泰汽車(國瑞製造商)的造車工藝品質相當出色,因此豐田集團委託和泰汽車打造全新Toyota Voxy / Noah七人座都會MPV逆輸入日本(2026年啟動右駕版生產),和泰汽車在國內同步銷售Voxy / Noah的機率也很高,加上既有的MG G50 PLUS,國產車市場瞬間熱鬧起來!但默默進行當中的Luxgen n5電動新車則是出現變數,一來Luxgen n7並沒有達到銷售目標,二來鴻海集團已有進軍新車銷售第一線的打算,不再固守「軍火商」「技術支援與零配件供應商」等幕後角色,因此出現鴻海接手Luxgen的傳聞,意謂鴻海亟欲完成電動新車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美夢,因為...軍火現在賣不出去、受潮後就別想賣了...

先來看看Luxgen的情況,這是嚴凱泰生前「自創品牌」的夢想,也可以說是繼飛羚之後的又一次挑戰,可惜嚴凱泰壯志未酬,加上油車時期燒掉太多銀彈,因此難以挽救後續的頹勢。簡單說就是裕隆集團應該等到電動車世代來臨,再創建Luxgen品牌相對合適,才不會在油車世代耗費數百億元,搞得元氣大傷,卻未能建立起穩固的根基,然後又被迫轉型純電車型,到頭來又和當年的飛羚一樣白走一遭。可惜嚴凱泰確實無法等到電動車世代,因此急著發動攻勢,但卻未能顧好品質,結果今日的Luxgen油車只剩下U6和URX少量販售,殊為可惜。另一方面,裕隆集團因急著創建Luxgen新品牌,搞得與日本Nissan原廠關係日漸緊張,新車上市速度不夠快,世代交替週期越拉越長,雖然說Nissan原廠本身就有財務與經營困境,但在各種體弱多病的情況下,還未能維持良好溝通與發展持續內耗,豈不是雪上加霜?因此裕隆集團如果真的脫離Luxgen的包袱,純粹當個製造商的角色「也好」,至少可以專心經營Nissan品牌,而不是蠟燭二頭燒。是的,一位資深有為的老將近期回籠了,相信裕隆日產之後會有一些作為,而不是坐吃山空...雖然說裕隆集團擁抱Luxgen原本具有「預留後路」的打算,畢竟裕隆集團很早就知道Nissan原廠新車研發與Hybrid動力推展遲緩等問題,意思就是Nissan失守之後還有Luxgen可以搞,但顯然有此路不通的感覺。如就全球車廠的盛衰來看,裕隆集團重新導入Renault品牌似乎比較有勝算!畢竟雷諾汽車在歐洲氣勢如虹,銷售力度超越Peugeot和Citroen等Stellantis集團之大聯軍,甚至準備和Volkswagen正面廝殺,品牌魅力越來越旺。

言歸正傳,裕隆與鴻海聯手發展電動車,為Luxgen這個品牌帶來新希望,同時也轉型成功推出n7純電5人 / 7人座SUV。可惜此車開高走低,2024年月銷售量還有破千輛的實力,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新車加入戰局,並接連進行降價促銷,加上中期修正使得續航力越來越強,相較下n7的競爭力則是越來越薄,其他方面還有電動車市場未如預期中的龐大,以及關稅疑雲導致多數消費者都在等Tesla電動車大降價!當然新車整體市場委靡不振也有很大影響,總之Luxgen n7整體銷售量幾乎是直接腰斬,因此問題來了~Luxgen已經沒有足夠的銀彈支撐下一款電動車n5的銷售!消極作法就是延後上市,看看n7能否再造銷售奇蹟,但機率看起來不大,因為後續競爭對手一個比一個強、一個比一個狠,畢竟電動車屬於「3C產品」汰換速度快、效能提升也快、消費者「變節」的反應跟翻書一樣超快!n7面對這樣的衝擊似乎還沒做好準備,目前的納智捷團隊還是擅長賣油車而不是手機、電視等3C。好吧,那就只能再找富爸爸協商,看看鴻海有沒有興趣站上第一線直接操刀,享受一下「一條龍經營」的快感。畢竟鴻海擅長成本控制、危機處理等操作,價格戰、割喉戰殺起來不就是要比狠的嗎?但Luxgen難有這樣的Guts,因為真的玩不起,加上裕隆集團已將各事業體的營利與績效切割清楚,不再有挖東牆、補西牆的情事,彈藥用盡請自力救濟、自食其力...



▲Luxgen n5 = 富士康 Model B = Foxtron Bria 反正還沒上市就對了
至於鴻海集團,沒錯,一直都在尋求電動車領域的國際舞台,不論上游下游、前端後端、只要有機會就鑽!畢竟其集團資本雄厚,大到等同於Honda集團這種水平,併購Nissan不是問題,並積極尋求各種合作,而且不僅止於電動領域,其他包括車電、固態電池、自動駕駛、互聯網、物流與大眾運輸...通通都有興趣(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40776.html)。可惜日本Nissan原廠在一番勵精圖治之後,有望於2026年達成止血、停損平衡點,有望順利渡過這次財務危機,之後可望加強與Renault、Mitsubishi的合作關係,並與Honda的合併或合作計畫達成「對等」談判,而不是被徵召或併購!意謂Nissan集團重新獲得籌碼之後,鴻海應該是沒有機會了。但鴻海的電動車研發早有規模與雛形,不趕快推到第一線去賣,過期了就不新鮮了!意謂鴻海這位「武器供應商」絕對不能接受「西線無戰事」大家都在挖壕溝躲砲火這種鳥事,不如自己組一支軍隊殺出去吧!基於此,站在鴻海的立場,一定會嫌Luxgen新車推展速度太慢!像是Hyundai Inster這種3.8米的純電小小車,售價89.9~104.9萬,大家以為沒有競爭力(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40751.html),結果11月初發表立馬砍下500張訂單,今年配額瞬間出清,有心人士請等明年!再次回到鴻海的觀點,當然認為Luxgen今年初早該推出同樣具有時尚氣息的n5搶占先機,結果卻讓Hyundai Inster大紅大紫。

沒錯,Inster乃是一輛「沒見識過絕對想不到有這麼厲害」的優質電動小、小、小休旅車,但別以為此車真的小,其後座膝部空間比Corolla Cross還要大、甚至可以當露營車使用、嚇死寶寶!好的,又回到鴻海的內心世界,見當這種情形當然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慨,武器、彈藥都給你了還打不出個漂亮的勝仗...因此傳聞鴻海想以Foxtron之名銷售純電新車,目標為全球市場,但首先一定要有個「成功範例」站穩腳步更容易接軌國際,否則只會被老外當成詐騙集團,畢竟太子集團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因此鴻海集團如果直接拿下Luxgen的經營權也不算意外,意思就是自己當軍師比較好控管,誰敢抗命直接X斃!鴻海又不是沒操作過軍事化管理...老子要的就是成效與效率...可惜的是,經營權交棒非一蹴可及,對於催生Luxgen n5(或說是Foxtron Bria)不知能否加速,抑或是鴻海集團壓根不想背負裕隆集團的舊包袱,就讓U6與URX繼續掛Luxgen,純電新車則是展開Foxtron新格局?是的,面對Toyota bZ4X的新包裝與續航力提升,外加價格一降再降,Luxgen n7 LR遠程版已經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至於Hyundai與KIA見到一輛不怎麼樣的前驅Toyota bZ4X電動SUV突然就這樣被炒起來了,難道不會加入這場戰局與賭局?加上Volvo EX30電動車仗著品牌優勢,企圖獵殺Hyundai與KIA獲取更多市場,顯見各品牌的大槌都紛紛向下砸,Luxgen m7怎能不受傷?許多「危機」必須趕快處理,不能等!再拖下去就是死,都快團滅了還不趕緊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