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直搗試車場核心,揭開驗車神秘面紗!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參訪報導  


TEXT:張凱安 Kyle
PHOTO:張凱安 Kyle

長期以來對於車輛安全十分關心的讀者,過去肯定時常在網路或是電視上看到ARTC這四個英文字。有人說它是一座用於實驗性能車的賽車場,也有人說它是背後由車廠操手,以不合理的標準檢驗新車的虛設機構,那ARTC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它又和近期政府順應民意,準備設立的TW-NCAP新車安全評價制度有何相關呢?今天我們在ARTC的邀請下,來到位於彰化鹿港的ARTC大本營進行深入採訪。



ARTC英文全寫為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中文名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於1990年靠著交通部、環保署及車廠的技術及資訊結合下,由行政院經濟部推動成立;換句話說,ARTC的頂頭老大其實就是經濟部。

那ARTC在做什麼呢?在本站「是聯考不是抽測,成立TW-NCAP不如訂更嚴法規並公布結果」這篇文章中,其實就用一個很淺顯易懂的方式去介紹ARTC的業務,那就是替政府幫所有車廠即將要推出的新車「考試」,利用ARTC內部的試車場及各項檢驗設施,對新車進行各技術面向的法規檢驗,看這些新車能否「過政府的關」,進而上市販售。

然而法規檢驗僅是ARTC的業務之一。藉由完備的測試設備及場地,ARTC也協助車廠們進行新車及汽車相關技術的開發,提供設備、場地及專業的測試團隊,讓車廠們依研發上的各種需求,於ARTC進行測試。換個比喻來說,ARTC就是像是一間有著頂級錄音器材、樂器及專業技師的「錄音室」,而車廠為了開發送來的新車,則是歌唱及演奏技術尚為成熟的「歌手」,車廠在此可以透過專業豐富的器材讓歌手進行演奏及練唱,精準記錄歌手及樂器的聲音,進而針對不好之處進行調整與改善。



如果錄音室和歌手的比喻對你還是有一點模糊,那你就把ARTC協助車廠開發的業務簡單想成是場地出租就行了,只是這個場地不是我們一般人熟悉的賽車場,而是一座試車場,沒有刁鑽的路線、沒有觀眾席、甚至連廁所也都沒有。有的只是各類型的測試路面、簡單安全的單向路線,以及非常非常多的樹。



一進入ARTC園區,你可以發現這裡的植栽非常多,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品種的樹在狂風中擺動。ARTC人員解釋這裡的樹除了綠化,還有遮蔽及衝撞緩衝的功能。做為一個車輛檢驗及協助開發的專業單位,ARTC必須盡可能地不讓受測車輛在非相關人員面前曝光,以免檢驗結果外洩、或是曝光車廠未來即將推出的全新車,因此當任何參訪人士通過警衛站審核,進到ARTC試車場內的任一測試路段後,你就只能看到那個測試路段內的景色,因為路段的兩旁都是密密麻麻的樹叢。

在多位ARTC相關人員的陪同之下,我們從園區大門直接前往試車場的核心「控制中心」。移動中途雖然有看到很多輛批著偽裝衣的受測車停在路旁,但那些車都是目前已經在市場上販售的舊車。可見為了迎接採訪團的到來,ARTC已做足保密措施,將受測車停放於非開放的整備站之中。

整備站

ARTC控制中心就像是機場的塔台,透過設於試車場內的多台高解析度攝影機、受測車身上的GPS定位系統,24小時對這佔地119公頃遼闊場地進行監控、車輛調度及緊急救助。控制中心的監控人員在試車場扮演極度重要的角色,像是一旦有某測試路段發生事故,監控人員就會啟動全場測試終止作業,派發駐園內的救護及消防人員前往救助,或是一直和場內試車手透過無線電對講機聯絡,一方面確認測試過程順利無虞,另一方面則是確保試車手的身體及精神狀態是否正常。

控制中心監控人員

對試車場進行全面監控

透過高解析度攝影機遠端監控

GPS定位地圖,藍標文字即為裝設GPS定位系統的受測車


在試車場內,連加油都必須透過控制中心授權,油槍才會開通


試車場各類測試道路的月排程表

在ARTC內,試車是一項重複性極高且頗為乏味的工作,必須一直在特定的車速下,行經特定的路線,達到特定的里程數,就好比用40km/h的速度,在一個巨大圓環內達到1萬公里的行駛里程(這是ARTC人員透露的真實測試案例),因此試車手的體力及精神狀況都必須一直維持在最好的狀態,否則很容易發生事故。

安全帽是試車手的基本配備(示意)

在時間相當有限的一日參訪中,我們參觀了試車場內的三條測試道路,振動噪音測試道其中的路緣石關卡、具有7種不同坡度的斜坡測試道、以及曾讓原廠測試人員把車速飆到250km/h的高速周回路。
ARTC試車場一共有12條不同屬性的測試道,而這些測試道中又細分成不同項目規格的測試關卡,就好比我們第一個參訪的路緣石關卡,就是振動噪音測試道中-底盤強度測試區內的9種測試路面的其中之一,種類相當豐富。對測試項目好奇的讀者,可以點此前往ARTC網站做進一步的了解

10公分路緣石



在底盤測試的路緣石關卡中,有各種高度的模擬路緣石。用於做測試展演的第一類路緣石,屬於一般道路邊緣常見的10公分路緣石,另一邊高的離譜的40公分路緣石則是模擬海港常見-兼具阻隔功能的高路緣石。除了路緣石,ARTC亦為我們展演50公分高的斜坡跳高。從下方的動態圖中,你可以清楚看出車輛衝出斜坡一直到落地後,車身前後跳動的物理反應。

35及40公分路緣石

50公分跳高

50公分跳高

斜坡測試道的展演僅就坡度最高(50%)的斜坡來進行,藉由車輛駛上斜坡-中途駐坡再起步的情況下,測試車輛於高載運的狀況下,能否於駐坡後順利起步,並同時測試手煞車的駐坡煞車表現。此關卡的展演雖然較為單純,但也提醒了我們行駛高坡度的坡道時,必須審慎衡量路線及交通狀況,避免因塞車或窄道會車,而在高坡度的斜坡倒車,因為斜坡路況未必是試車場這般單純的直線道路。

不同坡度的斜坡測試道


42%及50%斜坡



最後,我們來到最令我感興趣,與諸多國際賽車場、賽車動畫中的景色極度相似的高速周回路。在穿梭ARTC試車場的過程中,時不時都可以看到這個巨大的橢圓形車道的身影。高速周回路共有三車道,每個車道的路面坡度都不同,適用的測試車速也有所不同。如果你想駕駛在最高坡度達38度的外圍車道,你必須把車速拉到160km/h,你才可以不需積極修正方向盤穩定地進行移動,而ARTC設定的最高安全時速則是210km/h,不過過去也曾有國外車廠的專業檢測人員在包場的情況下,以250km/h的極速奔馳於這極度斜傾的巨大橢圓形跑道。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能瞭解ARTC這個機構到底做什麼。ARTC過去之所以讓人感覺神秘,純粹是因為政府交辦給他們的工作(替新車檢驗)及租賃試車場的客戶(車廠及汽車零組件相關公司)都必須保持機密性,否則會影響到車廠聲譽、洩露商業機密,並進一步使汽車產業整體的銷售情勢有所變動。

回到文章第一段所提到的問題,ARTC是否會以不合理的標準檢驗新車?ARTC替政府對新車所實行的考試,追求的不是分數高低,而是能否通過法規設立的最低標準。因此與其說ARTC是否存在著不合理的檢驗標準,那到不如說政府為什麼不設下更嚴格的檢驗標準,但怎樣的檢驗標準才算理想呢?這個問題就與政府未來設立的TW-NCAP有所相關了,因為TW-NCAP就是一個會將檢驗結果公布,可以讓消費者自行評比、比較新車各項安全檢驗結果的機構。

TW-NCAP和ARTC不同之處在於是由交通部擔任主管機關,委託VSCC車輛安全中心進行籌備設立,而且檢驗的項目數量、規格及標準也有所不同(成立後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與EURO-NCAP同等的檢驗標準)。面對即將導入台灣的全新檢驗系統,ARTC統計共有17個檢驗項目,其中有8項已有檢測能量,能量不完整的9個項目,須1.6億台幣經費才能完備,若有政府經費支持,在兩年內建置與TW-NCAP同規格的檢驗設施,讓車廠未來可使用更一致的檢驗標準對旗下產品進行研究與開發。另一方面,ARTC本身也會應對越來越複雜的主動式安全配備(如自動緊急煞車系統)、車輛控制科技(如自駕車),強化現行的檢驗技術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