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聞


2021年起,歐盟上市新車需標配11項安全系統!台灣呢?  

TEXT:程志熙 Jasper

昨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全新的法案,要求自2021年起進入歐盟市場的新車都需要“標準配備”11款車載安全系統。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這項法案中要求未來新車(2021年起)都要配備“覆蓋性智能車速輔助系統(over-ridable 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這套系統依靠車前的攝影鏡頭,能偵測各路段的交通標示,與車輛的限速裝置配合,並根據法定速限自動設置車輛的最高車速。

也就是說,在駕駛不作出額外設置的情況下,是無法超過該道路的法定限速,“超速”這兩個字可能真的要在歐洲消失了….但我想神通廣大的改裝廠應該有辦法解除該功能,同時我們也認為在某些緊急狀態下,有可能需要車輛超速行駛,此時如何權宜?

而歐盟委員會提出在2021年強制加裝的11款安全配備為:

1. 主動式緊急煞車系統(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2. 酒精偵測車輛上鎖系統(Alcohol interlock installation facilitation)

3. 疲勞檢測及注視感知系統(Drowsiness and attention detection)

4. 事件、事故數據記錄系統(Event、accident data recorder)

5. 緊急停車警示系統(Emergency stop signal)

6. 寬型前座乘客防碰撞改良式安全帶(Full-width frontal occupant protection crash test - improved seatbelts)

7. 防碰撞安全玻璃(Safety glass in case of crash)

8. 主動式車速輔助系統(Intelligent speed assist)

9.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ane keeping assist)

10. 乘客側撞防護系統(Pole side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11. 倒車影像或倒車雷達系統(Reversing camera or detection system)

這項法案希望藉由這11項安全系統幫助實現歐盟的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能夠2050年達成零交通致死事故的目標。若該提案正式頒布,預計在2020年至2030年間,可挽救7300人的性命,避免3.89萬起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

隨著車用科技不斷更迭,智能網聯與駕駛輔助技術的應用愈趨成熟,車輛也逐漸由單純的運輸器具轉為電子消費品。在歐盟這項法令推出後,預估將引起許多地區響應,共同建構零傷亡的用車環境。

而台灣的安全法規多年來自安全帶、第三煞車燈、雙前座氣囊,一直到去年開始邁入電子領域的強制配備ESC、胎壓偵測,與歐美國家相比確實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現階段將安全氣囊補足屬民意上呼聲較高的項目。前陣子我們也曾報導過,未來國道高速公路警察將採取“科技執法”,也就是透過ETC系統來執行不少國家都有的“區間測速”,意即在資料採集路段內利用後台換算車輛平均車速,藉以判斷是否違法。

然而沒有人超速,就等於用路環境相當安全了嗎?或許在增加罰金收入之餘,車輛本身的安全規範更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