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至兼 Chien
2005年當裕隆成立華創車電之際,包含廣達、鴻海等在內等電子業者都曾表達參與的意願,然最後因理念不合未果,經過14年後,華創車電面臨巨大的危機,而最終出手相救的極有可能是鴻海集團。在這一個月內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真是消息不斷,除了宣布廠辦合一回到苗栗三義,原本的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和華創車電總經理李俊忠也中箭落馬,紛紛離開權力核心,同時裕隆也積極尋求多元合作,不僅替義大利ADVIA代工,甚至還將替法國MUSES代工生產電動商用車,然而此時華創車電的腳色和定位在哪裡似乎就變得有點尷尬,而現在更有消息指出鴻海對於華創車電產生莫大興趣,雙方高層已經進行過會面,甚至不排除納入鴻海集團旗下,這等於再續14年前的車用電子的情緣! 話說鴻海怎麼會和華創車電扯上關係?其實鴻海集團從郭台銘擔任董事長時就一直想要進軍汽車電子業務,除了在集團內成立汽車電子相關部門,旗下還有群創、訊芯、新普、正達、乙盛等五家電動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同時鴻海於2005年就併購安泰電業,2007年則展開和沈陽機床的合作,2014年富士康成為中國和諧汽車控股公司的第二大股東,2015年更和騰訊、和諧汽車宣布「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7年更與阿里巴等聯手投資中國小鵬汽車,雖然投資和項目很多,卻少了一個能進行「全面性」且「全方位」的整合單位,而放眼台灣,充滿研發能量的華創車電正好扮演這樣一個角色。 基本上早在2009年的一場新北市綠能產業論壇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曾向裕隆已故董座嚴凱泰喊話,「只要裕隆願意做太陽能車,鴻海就會買裕隆的車」,可見鴻海對於汽車產業尤其是綠能有著莫大興趣。只是隨著華創車電的高層決策失誤連連,整車開發經驗與設計仍有努力空間,且關鍵零組件掌握度不足,並將所有雞蛋放在LUXGEN這個籃子裡,導致裕隆最終只有對華創車電下手一途,以優退和廠辦合一收場。
雖說華創車電班師回朝廠辦一事已經定案,縱使鴻海有意出手收購但推測應該還會先繼續進行廠辦合一,畢竟以現有的業務量來看勢必要進行縮編,因此若未來無論是鴻海有意買下或者投資華創車電,人員編制肯定不需要太多(畢竟鴻海本身也有一群高手),猜測將先由裕隆解決華創車電規模後,鴻海再出手進行收購或者協商等事宜,這樣所投入的資金和風險會是最小。而鴻海對華創車電產生興趣,主要還是能填滿車用電子領域的這塊拼圖,畢竟現階段所有的車用電子投資都是掌握在他人手裡,還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家的事業,所以一但鴻海真的出手收購或者投資華創車電,相信對裕隆集團來說也能喘口氣,集團其他汽車事業體也無須再將資金投入這個無底洞,以裕隆未來的獲利應該可全面正向發展。 至於鴻海是真要將華創車電給娶進門,還是與裕隆之間保持投資者的合作關係,就看雙方怎麼談條件了,一但成真,不僅能圓了郭台銘的汽車夢,也可創造1+1大於2的商機,這應該是裕隆、鴻海或者市場投資人所樂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