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聞


FCA與PSA正式宣佈合併,共組世界第四大汽車集團  

撰文:郭正浩 Marco

在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與雷諾的合併破局之後,FCA很快找上另一個法國集團PSA(標緻雪鐵龍集團),就在差不多兩週的時間,雙方董事會很快同意合併計畫,並於今日正式對外宣布這項“喜訊”。根據合議書,PSA與FCA將以股比對等(50:50)的方式創建一個新的汽車集團,雖然說是成立一家“新公司”,但實際上兩集團旗下的所有相關品牌都將囊括在此新集團中,合併計算兩集團的新車銷售量來看的話(2018年為870萬輛),該新集團將直接成為擁有18個汽車相關品牌(實際汽車品牌14個)的世界第四大汽車集團。

新集團的董事會成員將有11位,由FCA與PSA各出五位,而現任PSA集團首席執行長兼董事長Carlos Tavares,將擔任新集團的首任首席執行長(任期五年)以及第11位董事會成員。而這麼大的汽車集團合併,其中牽扯到眾多的股比持有約束自然相當複雜(與枯燥),因此我們就表過不提,來討論一下合併之後可能發生的好或不好。

以銷售市場而言,FCA的強項在美洲、PSA則為歐洲,其他市場的話兩者就都一樣平平淡淡,表面上看兩方都可以藉由各自的市場利基以及產品線,達到更好的成本攤提以及市場接受度,進而完成更好的市場佔有率,獲取更多利潤。但是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從歷史數據上看,21世紀之後的克萊斯勒集團一直過得很不好,甚至曾經一度拖累當時的東家戴姆勒,逼得戴姆勒最後賤價出售克萊斯勒。而菲雅特集團在收購克萊斯勒之後,原本以為可以藉由克萊斯勒的力量打入美國市場,並有效降低自家生產成本、增加銷售額,沒想到這步棋卻完全走不下去。

因為雖然克萊斯勒集團旗下品牌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狀況依然不差(嚴格說起來也只剩道奇比較好),但本身背負的債務實在太大,再加上近期連續因為柴油數據造假被罰8億美金、宣傳爭議被罰4千萬美金,FCA在美國不論利潤或是聲譽都嚴重受挫。而菲亞特集團自家品牌部分,除了FIAT之外,其餘品牌的銷量都差不多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利用貼牌克萊斯勒集團車款導入歐洲的產品,也完全不被歐洲消費者與媒體買單(要知道多數歐洲人都瞧不起美國品牌做的車),原本的金雞母法拉利更早在菲亞特與克萊斯勒合併之時就展開了“逃離”,寄與厚望的瑪莎拉蒂更是因為錯誤的行銷策略而陷入困境,頓時讓FCA集團未來蒙上烏雲。

而PSA集團部分,2014年上任的執行長Carlos Tavares在離開雷諾接任PSA至今的五年內,將PSA從一個負債累累的公司轉化為在2018年時淨利潤已達56.89億歐元的獲利公司,汽車銷售成績也是節節上升,於此同時想要藉由合併來增加自身市場份額,自然是最快也是最容易的方式。不過打從20世紀末開始,汽車集團互相合併共組超大型汽車集團就似乎成為了一種流行,但事實證明擁有超過10個品牌的超大型汽車集團,在經營與管理甚至是分工上,都有著超乎想像的困難與複雜,因此眾多集團紛紛收手不玩,如福特、戴姆勒,現存的大型汽車集團VW Group,也是經歷一段風雨,並將集團旗下品牌“小團體化”、“高模組化”之後才有今日。

所以,一個勢頭正好的PSA,遇上一個前景已被看衰的FCA,合組擁有超過15個品牌的超大型汽車集團PSA-FCA,三個截然不同卻又各自強勢的企業文化(法國、義大利、美國),能否真如所願各取所需一起賺錢?我個人覺得......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