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車試


你想要的,福特都知道。Focus四門ST-Line Lommel & 17SLA試駕  

推出Focus四門ST-Line Lommel車型,我們可以說福特六和真有在傾聽消費者心聲,也能說他就是不想讓ALTIS GR SPORT專美於前,是吧?

撰文:詹智仁 Jason

攝影:詹智仁 Jason

記得去年,第四代Focus剛推出之際,台灣車市可說掀起了一波”扭力樑”之亂,更成了網路鄉民們論戰的指標,不過隨後又再推出入門自然進氣動力的美夢成真型,接著是五門ST-Line Lommel多連桿規格,以及CP值破表的佛心版,還有正ST與ST Wagon。這走過一年多來不段在市場中維持熱度,也能從累計約莫2萬輛的銷售表現看出成績,不可否認福特六和行銷策略相當高明,車系齊全度更是從60萬元涵蓋至90萬元級距,甚至是破百萬的性能車款通包!無論你有多少預算,只要你願意走進福特展間,都能選到一輛適合你的Focus。

然而福特並沒有因此感到自滿,這回再推出Focus四門ST-Line Lommel車型,雖說在SUV蓬勃翻展之際,房車市場確實逐漸委靡,但打著德系運動房車名號,是否真能拿出多少”硬底子”來讓人品頭論足,當然是我們這回最關心的重點了。

從外觀看上,全車的ST-Line外觀套件,包含霧黑蜂巢水箱護罩、側裙、前後保險桿,以及非常可愛的小鴨尾,同時換上與五門車型相同的18吋輪圈和紅色煞車卡鉗,對比停在一旁的標準四門旗艦車型,確實相當引人注目,只是這一切對於我們甚至是車主而言,肯定不是件新奇事,畢竟「視覺系」的外觀改,早有四門車主們自行”換裝”,坊間也有越來越多相關空力套件開發完成,要成為道路上的視覺焦點,肯定是不需要勞煩原廠的簡單事,更非五門車型獨享的權利。

但底盤要升級可就不是件簡單事了,除各項部品要能準確安裝之外,後續如何調教與修正,才能發揮車輛應有的本質和均衡性,更是一項非常大的考驗,而這也是四門ST-Line Lommel的最大價值所在了。

原廠是將先前安裝於五門ST-Line Lommel的懸吊與煞車系統,完整移植到四門車型上,包含前方彈簧與避震器皆調整,更重要的是後方扭力樑改為多連桿結構,並讓整輛車的高度下降大約10mm左右,這些可不是外廠都能夠輕鬆搞定的項目。而實際感受上很明顯可以發現,如同先前試駕五門搭配扭力樑的ST-Line後,再試駕多連桿配置的ST-Line Lommel一樣,後軸的穩定度明顯提升,用稍快一些些的速度進彎,車尾的滑溜感降低了非常多,給駕駛者更多的信心攻略每個大小彎道。

而若四門ST-Line Lommel,對比相同配置的五門ST-Line Lommel又有何差異呢?雖說兩者軸距同為2700mm,但四門車型因後方多一節”屁股”,讓車長硬是比五門車型多了近27公分,在同為前置前驅的配置下,後方多了些重量,或多或少會犧牲一些些車尾靈活性,可是感受上似乎換得更均衡的前後配重,特別是車尾的穩定性有感提升,再加上標配的Michelin Pilot Sport 4輪胎,以及相當輕快的1.5升三缸動力,還有非常飽滿的”聲浪模擬”,似乎自己的技術都因為車而變好了呢!

唯獨加大尺寸的煞車系統可能必須習慣一下,畢竟踩踏前段就有非常飽的制動力道,若車上有其他乘客務必要更細膩控制,反則被副駕”巴頭”肯定也是遲早的事。另外若你真想要盡興的感受這輛四門ST-Line Lommel,我們認為變速箱的反應還是稍慢一些些,只能切到Sport模式,並適時搭配換檔撥片是最佳的解套方案了。

至於同場另一輛,由先前17TSR改稱17SLA的標準四門旗艦車型,主要同樣是將後方扭力樑改為多連桿結構,同時加大了前後煞車碟盤尺寸,而我們為了有效感受出兩者差異,特別在白天試完多連桿車型後,晚上又找友人試乘了扭力樑Focus車型,我們認為兩者在一般道路駕駛感受差異非常小,但對於後座乘客的舒適性卻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單側壓過坑洞或不平路面時,先前扭力樑就好比坐在左右相連的長凳上,左邊人只要一動,右邊就會跟著動;反之換成多連桿後,左右就成為了獨立坐椅,單側近乎能吸收完大部份的路面衝擊,勢必讓乘坐的搖晃感降低非常多。

綜合來看,無論是四門ST-Line Lommel,又或者是17SLA車型,都讓Focus車系產品力再次提升,更不用說還有那完整的Co-Pilot360駕駛輔助系統,滿滿牛肉吸引消費者,就是希望大家別”跑錯攤”,你們想要的福特都有聽到,來看福特就對了。週末快去試乘吧,相信你很快就會找到最適合你的那輛Focus。

【延伸閱讀】

92.9萬元四門ST-Line Lommel報到!Ford Focus 20.75年式全車系正式上市

殺彎神器!CP值最高小鋼炮 FORD FOCUS ST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