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而不陽春”一直是我對於Skoda入門車系的評語,你必須拋開那些絢麗、豪華的配置,回歸基礎的人性化與樸實,不過站在本質的角度,這還是一輛歐洲車,不是嗎?TEXT:程志熙 JasperPHOTO:程志熙 Jasper
在試駕本文開始前,我想Skoda在Octavia、Kadiaq、Fabia等車款亮眼的銷售成績下,Rapid算是大家較陌生的車款,因此先幫讀者們複習一下。Rapid自2012年推出,是Skoda品牌拓展台灣市場的先鋒產品之一,也是首次換上新世代車頭造型的車款。作為填補入門掀背Fabia與主力房車Octavia間的定位,Rapid不論在售價與尺碼都與主流國產房車相當,只有在配備上較為樸實。
隨著銷售週期演進,這次我們試駕的是2018新年式改款車型,改動之處不多,也改採1.4 TSI的單一等級銷售,不過原廠推出了四月底前79.9萬的上市優惠價(原價92.8萬),這麼高的折扣幅度想必讓許多入門進口車潛在買家很心動。新車在動力配置上取消了舊款1.6L自然進氣與受風波影響的1.4L柴油動力。採單一配置的1.4L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擁有125hp/20.4kgm的輸出表現,受限於排氣量較小,油門踩下的瞬間並不是很直接,不過隨著1200rpm後渦輪進入工作狀態,提速的反應還是會讓人滿意。
至於大家往往最關心的DSG 7速雙離合變速箱,只能說DQ200這具乾式系統在多年來不受信任的妥善率風波後,調校漸趨保守。嚴格說來動力的傳輸依舊直接,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手排變速箱優勢,不過檔位選擇總來得不是很聰明。即便切換到“S”檔或手排模式,換檔作動還是沒有VW集團普遍的鏗鏘有力感。當然,對於普通的代步需求來說,Rapid仍比多數同價位房車的自排、CVT傳輸表現更好,對於操控性也較好掌控。特別是Rapid僅1217kg的車重讓操駕反應輕盈許多,要知道PQ26底盤雖然沿用大量MQB平台技術提升操控性,不過後懸吊仍維持經濟取向的扭力樑配置。而Rapid整體動態的回饋能稱上靈敏,車身的跟進速度並不差,雖然非獨立的懸吊結構偶爾在穩定性上會露出破綻,但車輛的協調性算是相當成熟。
在試駕當天我駕駛了Rapid與工作車VW Golf來回同一段路況並不好的快速道路,兩部車在處理路面起伏以及坑洞的抑制上差異不大,而Rapid在支撐表現中能感受到避震器的行程較長,因此重心擺動更明顯。不過無論行路肅靜性、路感回饋和底盤紮實度都相當接近。
新年式的改動過後,Skoda Rapid在車頭造型加以修飾,內裝材質也有些微精進,車主還能加價8000元選配SmartLink手機連接功能。整體來說改動的幅度不大,仍維持樸實的車格配置,超過十萬元的促銷優惠價格相信會是消費者下單的主要考量。回復92.8萬的售價後,同級除了存有配置更豐富的頂規國產房車外,Mazda 3、VW Golf等產品力強勁或是質感出色的對手也有不少,如何能在Octavia之下的產品空缺中攫取買氣,相信會是Rapid同樣的難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