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之外


逆操舵VS軀幹操舵,到底誰打臉誰?  

多次在台舉辦的加州賽車學校訓練營,其訓練科目之一「逆操舵」長期以來受到許多騎士爭論其成效。近來日本專欄作家和歌山利宏更對此發表文章,認為理論基礎完全錯誤,意外掀起機車界騎乘教學的正反筆戰。

台灣加賽負責人陳琮閔面對此爭論,笑說原來逆操舵已經跟金庸小說中的屠龍寶刀一樣,武林人士群而奪之,彷彿有了「它」或是消滅了「它」,就可以一統武林。他認為外界跟和歌山先生對於「逆操舵」與加州賽車學校所教授課程有些許誤解!

陳琮閔說,駕駛訓練就跟練武一樣,各門各派百發齊放,各有所長,但探究其初衷,皆是讓騎士更安全的騎乘,專業車手能獲得有效且顯著的訓練。加州賽車學校創辦人Keith Code,早期也是賽車手出身,當時為了能讓自己能獲得更有效率的進步,透過無數次的紀錄與練習,才累積現在的騎乘教學系統。而四十年來累積豐厚的教學經驗,其畢業學員也在各級摩托車頂級賽事獲得相當優異的成績。

然而這次網路論戰的起始點在於,和歌山先生於專欄上說,Keith Code認為逆操舵是唯一轉向方式,而加州賽車學校也只會教授這一樣技巧。

事實上自2012年恒典導入加賽課程到台灣來之前,就有許多賽車界前輩如陳乃嘉先生就曾到加州本校接受過相關課程,但從來沒有一位畢業生說加州賽車學校「只」會教逆操舵。

Keith Code關於逆操舵的定義是:「逆操舵是唯一可以快速且精準地轉向摩托車的方式。所以如果當你手不放在手把上去晃動身體,雖然可以產生轉向,這並不足夠達到「精準」操駕的表現」。

因此國外有網友以在山路放雙手騎乘的影片,試圖打臉。但卻忽略了精準操駕的意涵。放雙手騎乘時,車身依然可以產生轉向,但這種轉向的效率與精準性,不足以確保馬路上駕駛的安全、效率地幫助賽道騎士達到所希望的騎乘目標。所以去證明放開雙手、以身體擺動,產生傾角的意義真的不大。

加賽的NO BS BIKE(無身體轉向實驗車),是要讓學員了解,是騎士的手產生了傾角,就算不用逆操舵,用身體去帶動,也是因為身體的擺動、透過手把產生了傾角,所以既然是手把產生了一切的開端,那學員勢必得來了解手把與車身互動的關係,當學員了解後,他才拿到進入加州賽車學校的課程開端。這是校長從科學驗證騎乘科學的研究邏輯,這也是建構學校課程的出發點。

關於軀幹轉向,和歌山先生所指:「很多騎乘學校根本就對軀幹操舵完全不了解,只會教導學員逆操舵的技巧」。事實上在加賽課程中,逆操舵的訓練在學校只是開端,這只是傾倒的方式,學校透過約10分鐘的逆操舵訓練,來檢視學員的推力與身體的移動。這一點問問台灣有許多加賽畢業生即可知曉,實無爭論必要。

此外,和歌山先生常提的:「逆操舵會讓前輪提早面臨極限的到來」。關於這點,在短短10分鐘的課程中,教練也早就告訴學員,當開始推動手把,身體卻沒有跟著車輛傾倒,代表騎士在車上懶惰了,將會讓傾角提早用完;所以學員必須要做的是,如何在產生推力後,跟著車身同步傾倒,在傾倒的同時,教練還會觀察學員頭部移動的時機、其視線如何與傾倒產生水平。因為人的視野並不能在傾斜的情況底下工作,所以你的頸椎、身體和車身都必須要完美的去互動調整。

這些僅僅只是我們在逆操舵訓練過後,學員必須學會正確的讓身體與車輛互動的課程。上述的課程,學員並沒有開始下賽道,因為我們認為學員要了解這些知識,下賽道後才有共同的語言可以去調整。

「軀幹轉向」這項科目,在加州賽車學校課程三,有更為深入詮釋騎乘姿勢與路線的變換。包含傾角用完後,如何在不增加傾角的狀況下把線收緊。很多人都指控,推到摔車了還沒把線收進來,以諸如此類的對逆操舵做批判;然而經過加州賽車學校訓練的學生,會被精準的教育,如何知道傾角用完了,並且在傾角用完的同時,開始採用軀幹的策略,幫助車子持續勾彎。

課程中,教練也會清楚的讓學員了解,什麼樣的進彎速度是極限,什麼樣的進彎速度是可再推進的,透過科學解析,建立學員的騎乘思維邏輯,這樣的教學系統,幫助學員懂得安全漸進地探索自己車輛的極限,到底是要增加進彎速度,還是增加煞車。這也是為什麼加州賽車學校台灣選手江直螢,可以自己獨自在場上,有效率地以自己的速度,完全不需要跟車,掌握自己推進單圈地節奏。

在學校的訓練裡面,我們探討更多油門控制、騎乘姿勢、路線選擇、視線轉換,而且上述的技巧都會因為不同的彎型與賽道型態有不同的改變,因此和歌山對於加賽課程的諸多誤解,皆出於不了解,如果可以,歡迎和歌山先生來台灣接受加賽程,相信即可化解和歌山先生的諸多疑問?

和歌山先生認為,如果只靠著逆操舵就能夠做出理想中的完美過彎,那麼騎乘摩托車這件事就不能說是一種運動。的確,一次完美的過彎是諸多騎乘技巧的連貫,絕非憑藉一招半式即可打遍江湖。

以恒典的初階安駕課程為例,我們同樣會先讓學員了解到逆操舵原理後,才會接續一連串的訓練,對我們來說,逆操舵只是摩托車產生傾倒的方向盤,如何把車開好,知識的累積和給予不同程度的訓練指導,才是學校與教練真正的任務。

最後陳琮閔強調,類似的四輪或兩輪的駕駛訓練機構在美國相當多,在細節部分也許每家教授的不盡相同,但其目的都是希望駕駛或騎士在接受專業與科學的訓練後能獲得進步。因此與其爭論誰「有效」誰「唬爛」,都不如騎士親自走進專業訓練機構,親自去練習驗證來的準確。

加州賽車學校歷年的年度冠軍的車手及現役選手:  

世界冠軍


WSBK 2019年 SS600 年度冠軍 Randy Kummenacher

WSBK 2018年 SS600 年度冠軍 Sandro Cortese

MOTO3 2012 世界冠軍 Sandro Cortese

WSBK  2009 世界冠軍 Ben Spies  

WSBK 2008 世界冠軍 James Toesland

GP250  2005 世界冠軍Thomas Luthi

WSBK  2004 世界冠軍 James Toesland

WSBK 2003 年 SS600 年度冠軍 Chris Vermeulen

MOTOGP 名人堂車手 Wayne Rainey 90~92年GP500世界冠軍

國家級全國冠軍

ASBK 澳洲錦標賽 2019年年度冠軍 Mike Jones

ASBK 澳洲錦標賽 2015年年度冠軍 Mike Jones

2010年南非錦標賽全國冠軍 Ronan Quqrmby

2009年英國BSB 年度冠軍 Leon Camier

2005年英國BSB 年度冠軍 Leon Camie

現役 MOTO2 車手 MOTO2 Joe Roberts

MOTO2 Thomas Luthi

MOTO2 Dominique Aege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