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yota熱衷於走出地球,因此用Land Cruiser打造出一輛月球車,Hyundai同樣表示其興趣與科技,至於Bridgestone普利司通輪胎同樣熱衷太空探險活動,畢竟目前NASA相當缺錢,亟需各大企業贊助其太空計畫,於是Bridgestone響應了這樣的挑戰,畢竟這是在嫦娥後裔與外星族類當中快速成名的機會之一!(大誤)首先,月球車必須使用免充氣輪胎,方能適應完全真空與稀薄空氣等多變狀態,並能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持續維持良好的減震與支撐能力,訴求簡單、但設計上一點也不簡單。



為了符合此一需求,Bridgestone提出的設計概念就是這樣,刊頭圖片之設計乃是專供輕型月球車使用的輪胎,此外還有中型月球車使用的特殊輪胎,概念相似,但結構更為複雜,藉此提供更好的支撐性,但外型都酷似手持式廚房切菜機的配件,用來快速切碎洋蔥。不論是Bridgestone或是Michelin、台灣建大輪胎都具有自家的第一代橡膠結構免充氣輪胎,除了使用方便、無洩壓疑慮之外,亦能增進使用壽命,長期來看更符合永續經營與發展目標。但一代目有個缺點,就是橡膠在環境惡劣的月球表面難以長時間發揮效用,橡膠材質易受到極端溫度和紫外線的影響而變質,導致脆化與碎裂,此外重量方面也不符合輕量化原則。是的,一代免充氣輪胎的重量比一般充氣輪胎重上許多,這也是難以取代傳統輪胎的主因之一。


因此Bridgestone之二代月球車輪胎完全由鋼製成,依照載重程度不同而有相對應的結構設計,藉此平衡重量、耐用性和減震效果,但很確定,這樣的輪胎不可能用在市售車上,包括工程車,因為這些金屬胎都不屬於真圓輪胎,只適合在月球表面緩慢移動,別說飆車了,就算是低速移動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對月球車而言並沒有傷害,因為月球表面沒有平地可言,且土質異常鬆軟,正需要這樣的輪胎。但光有輪胎是不夠的,目前還沒有先進可靠的月球車或太空探險車可供使用,因此這些新產品僅是概念階段,還沒有準備好要立馬使用。